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2018 
陇西县2018年度政务公开年度报告
 日期 : 2019-02-15  字号 : [  ] 视力保护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现公布陇西县人民政府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陇西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编制而成,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从2018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止,电子版可在陇西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下载。对本报告如有疑问,请与陇西县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联系。(地址:陇西县县门街1号,邮编:748100,电话:0932-6620661)
  一、概述
  2018年,陇西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定政办发〔2018〕94号)要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不断加大政务信息发布、政策解读、舆情回应力度,扩大公众参与,增强公开实效,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调整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具体负责政务公开的监督、协调工作,各乡镇、各部门配备了专人,具体负责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二)完善制度体系。制定了《2018年陇西县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陇政办发〔2018〕50号),进一步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内容、公开形式和公开时限,促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组织各重点领域公开牵头部门对《工作要点》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印发了《关于分解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陇政办发电〔2018〕176号),确保每项工作可量化、可监督、可考核,为政务公开的准确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提供制度保障。印发了《陇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陇政办发电〔2018〕74号),规范了公文公开属性源头认定和发布审查工作,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公文办理程序中,确保政府公文“应公开尽公开”。各乡镇、各部门将政务公开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融入到各自总体工作中部署,将职责任务细化实化到每个节点,落实到每个单位和个人身上。
  (三)提升政策解读。进一步健全解读回应机制,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做到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步组织、同步审签、同步部署。通过电视、微信、干部入户等多种形式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好脱贫攻坚战、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放管服”改革等重大改革举措及政策进行解读说明,及时回答公众提问,推动各项改革举措、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提高政务舆情回应水平。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政务舆情相关工作的部署,切实发挥政务公开在社会舆情回应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研判,抓住问题重点,积极稳妥处置了陇西县3.24、7.14较大道路交通事故等舆情的回应和引导工作,让网民及时了解事实真相。
  (五)打造新媒体宣传阵地。以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为载体,拓宽建立县乡村新媒体阵地,及时发布各类政务和民生信息,回应群众关切,宣讲党的政策。比如,双泉镇创建了“和美双泉”微信公众号,在推动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强化政策宣传解读、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开展政民良性互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做好依申请公开工作。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试行)》《定西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试行)》精神,按照法定时限必须答复的要求,畅通依申请公开受理渠道,主动公开公众申请较为集中的政府信息,做到了“应公开尽公开”,有效保障了公众合理信息需求。今年以来全县共收到政府信息申请咨询68人次,其中现场接待19人次,接听咨询电话42人次,网络申请7人次,全部及时进行了答复公开,所有依申请公开办件均未收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围绕贯彻落实《定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的实施意见》精神以及促进创业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政府网站、政府信息查阅点、新闻媒体、政务公开栏等方式,主动推送县政府及各部门财政预决算,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及实施,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脱贫攻坚、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灾害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信息10123条。其中,政府网站1070条,政务服务网陇西子站4494条,新闻媒体388条,政府信息查阅点、政务公开栏、“两微一端”等4171条。
  1.政策执行和落实公开情况。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的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政策文件,除依法需要保密的都及时进行公开。2018年在县政府网站共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8次,规范性文件25件。
  2.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市级财政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大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力度,明确公开主体和公开内容,细化了“三公”经费预算安排及执行情况说明信息等内容。及时公开了17个乡镇,69个部门单位2017年财政决算和2018年财政预算172条,公开率100%。
  3.政策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情况。积极主动做好政策解读工作,对涉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大政策,在政策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均在县政府门户网站政策解读一栏进行了发布。特别是在县政府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了“政策解读”栏目,结合县政府办公室《要情快报》采编工作,对中央和省、市最新政策、重大决策进行发布,今年以来共发布重要政策解读57条。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紧紧围绕县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公众的关切和疑惑,加强与宣传部门以及有关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主动发声,回应质疑,澄清事实,凝聚共识,扩大了政企、政民、政社互动交流,增进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全面加强对重大政务舆情的回应处置,建立了《陇西县政务公开舆情回应制度》,在办理过程中,坚持第一时间登记受理、第一时间呈送领导、第一时间转送承办单位和第一时间回复申请人的“四个一”工作机制,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申请事项。今年以来,共收到省、市转发的舆情处置单15份,均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处置。
  4.重点领域信息公开落实情况。紧紧围绕“五个一”“六个为”要求,根据权责事项取消、下放、承接等动态调整情况,在陇西县政府网、甘肃政务服务网陇西子站、陇西县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公开各乡镇、各部门涉及群众办事创业证明事项49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629项。切实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政府采购、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药安全、强农惠农政策等信息公开力度,大力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加快了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进程。今年以来,公开各类惠农政策信息1200多条、就业创业信息55条、环境保护信息65条、重大项目信息48条、政府采购信息59条、社会保障信息1026条、食品药品抽检抽验信息358批次。
  5.政务服务提升情况。为整合全县审批服务场所,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要求,县上将县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服务大厅、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不动产事务登记中心进行了整合搬迁,设置服务窗口121个,工作后室42间,其中一、二楼设置民生服务、并联审批、市场监管等18个功能区,三、四楼设置后台服务功能区,大厅进驻单位53家,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682项,全面推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实现了“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办多家事”。大厅8月17日正式启动运行以来,平均每天接待群众700多人次,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500件以上。紧盯“一网办”,在新政务服务大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监察系统及智能服务终端,构建了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多种形式相互结合、相互统一的新型综合政务服务平台,已完成与市上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使用,通过充分利用市电子政务云平台,实现政府门户网站和甘肃政务服务网陇西子站“统一入口、统一平台、统一服务、统一监管”,实现“一网通办”。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及今后的打算
  虽然我县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市工作要求以及广大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公开载体较为滞后,公开的深度、广度不够,公开内容还不够全面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决策部署,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的“五公开”工作机制,努力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助力深化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政府建设。
  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职权。督促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及时更新行政职权目录,对照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权力的变更,重新编制行政职权目录,经县司法局、县编办等部门审核通过后报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备案并在网上公布,切实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二是进一步充实公开内容。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公开和免予公开两类政府信息的界定,大力推进主动公开目录体系建设,认真做好政府信息的清理编制和录入工作,不断丰富完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目录和内容,打通政府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破解“信息孤岛”,真正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作用。
  三是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规范预公开信息审核流程,按照“规范、实用、简便、易行”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方便公众查阅、申请、获取政府信息。不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以及政府信息公开栏、电子触摸屏、两微一端等载体建设,完善县档案馆、图书馆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全面规范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运行,并注重加强村组、社区最末端信息公开工作,不断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四是进一步健全公开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评议和考核制度、保密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告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督促各乡镇、各部门自查自纠、及时改进,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平台运行和办事效能并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依法依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服务,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QQ空间新浪微博微信